關於the Jesus & Mary Chain究竟被什麼樂團影響,各方的說法雖然不是羅生門,但也夠英美兩地的媒體吵吵鬧鬧好一陣子,每種媒體、每個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頭頭是道,因為他們可以算是英國地下獨立吉他樂團的商業化實踐,JAMC同時擁有商業成績、名氣、獨立精神,以及開創性,如此複雜的集合體也讓他們更難以歸類。
不過英國佬可不這麼想,他們認為the Jesus & Mary Chain是八零年代中期地下獨立吉他運動的產物,也就是誕生於我們熟知的C86風潮。英國佬認為他們就像當時後所有的獨立吉他樂團一樣,受到Punk / Post-Punk的啟發,然後自然地思考研發出屬於自己的吉他態度,雖然承認他們受到VU或是Sonic Youth的影響,但是基本上英國佬並沒有把JAMC視為一個單純的瞪鞋樂團,而是把他當成那個時代脫穎而出的領導者,因為他們的效果器、因為他們的噪音、因為他們釀成暴動的桀傲態度。
基本上我是比較偏向於英國這邊的思惟,因為我認為the Jesus & Mary Chain不管從歷史的脈絡,或是歌曲的骨幹來看,始終都是C86運動的先聲或是一份子,他們甚至在最後一張Munki都還能聽到C86的蛛絲馬跡,但本身又是那麼的卓然而立,與那些羞澀、默默無名的同輩絲毫不同。他們確實受到了美國的老先覺的影響,然而打造瞪鞋帝國的基石卻是JAMC自己尋找挑選,並且研磨拋光的,用得是無比的創意與概念,還有一些來自前人的啟發,不論如何,Jim和Williams兩兄弟絕對是當時地下樂團中最閃耀的天才。
至於比較偏激的說法與歸類,認為他們是純粹的Alternative Group,或是Indie-Pop Band,雖然聽起來頗有道理,但被瞪鞋樂迷當成茶餘飯後笑話的可能性非常高,不過也不至於毫無可取之處,因為至少可以了解到JAMC是多麼的才華洋溢、得天獨厚,讓他們沒有被禁錮在同一種圈圈裡(雖然死守一個領域也沒什麼不好)。但即使影響他們的根源複雜,但經過他們的詮釋轉化後卻衍生出相當簡單悅耳的公式,就像那些C86的同學一樣,the Jesus & Mary Chain的音樂並不複雜難懂。
至於被JAMC影響的,那真的就是”罄竹難書”了,在媒體訪談中承認被他們影響的就有MBV、Sonic Youth、the Cure、Curve、Pixies、Ride、Pop Will Eat Itself等團,更不用說那些瞪鞋大軍以及花草大隊了。就像玩Post-Punk的必定或多或少地受到Joy Division的影響一樣,玩Shoegaze的樂團也很難擺脫耶穌與瑪麗鏈的陰影籠罩。不過他們的巨大影響力可不僅止於自己開創的瞪鞋國境裡,不管是同期的C86樂團,還是後輩性喜吉他噪音的獨立樂隊,或是搞小型噪音的花草族群,還有新世紀裡那些復古拷貝克龍的新興樂隊,從這些數不清的樂團身上,都可以找到被the Jesus & Mary Chain影響的證據和痕跡。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偉大”這個詞來稱讚JAMC?這個名詞屬於VU、屬於Beatles、屬於Doors、屬於Pink,甚至可能屬於U2,然而當你痛罵偉大對於一個樂團根本沒有屁用、一切都是炒作誇大時,我想我是跟你站在同一邊的。但我要表達的是,或許在某個特定條件裡,the Jesus & Mary Chain的影響力能夠和這些生涯充滿了光輝傳奇的樂團平起平坐,甚至還要在更多一些。偏偏這些所謂的特殊族群,正巧是以前愛過的,當下正在愛的,還有未來將會愛的,所以the Jesus & Mary Chain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隨著歲月不斷地增長著,彷彿他們充滿穿透力的吉他噪音會持續蔓延擴散,直到腦袋中都塞滿了張狂的白色訊號為止。
除了百變不離澎澎鬆鬆、爆炸偽玉蜀黍頭的造型以外,the Jesus & Mary Chain受到樂迷歡迎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態度,這點可能要英國樂迷才能親身體會,從各種早期的現場影片就可以發現,他們在電視TV演出裡比較緊張,也比較羞澀,但不同於花草C86團的害羞,JAMC給了觀眾一種很黑色的酷,一種睥睨超脫的桀傲,掩飾著他們的手足無措,配合著那些四處瀰漫的噪音,在電視裡他們就和其建立的音牆一樣,蒼白失序自我漫遊。但在現場演出裡,他們就把那些不安徬徨給一股腦地跑在腦後,宛如一個龐克團一樣激進,隨著爆裂的噪音不停低挑動著樂迷的情緒,甚至為了轟炸耳膜還延長了某些爆裂的片段,配合著Reid兄弟兩人那種灰暗姿態,實在不難理解為什麼早期JAMC的現場結束後,都會發生群眾衝突與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