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CLUB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ouchdown

聽 ~ 大提琴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7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60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0 11:24: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ouchdown 於 2011-11-10 11:31 編輯

    3/4

    巴倫伯伊姆 台灣多翻譯 為 巴倫波英
    =======================

    年輕的杜普蕾在音樂事業上一帆風順,愛情的到來也為她的藝術生涯增添了傳奇的一筆。那時的演奏家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將自己的演奏日程排得那麼緊密,優秀的演奏家經常在一起聚會,居住在倫敦的傅聰夫婦就是當時藝術家聚會的中心,他們幾乎認識當時所有優秀的年輕音樂家。杜普蕾在那裏遇到了丹尼爾·巴倫伯伊姆,他們在一起演奏勃拉姆斯的《F大調奏鳴曲》和貝多芬的《A大調奏鳴曲》,他們相互吸引著。後來的新年除夕之夜,他們一道去傅聰家參加晚宴。晚餐過後,杜普蕾要求巴倫伯伊姆和她一起演奏貝芬作品第69的《A大調奏鳴曲》。EMI的製作人蘇維·拉伊·格拉布當時也在場,他認為這是他所聽過該首作品中最好的演奏。格拉布淩晨三時離開晚宴時,杜普蕾和巴倫伯伊姆仍然不停地演奏著,彷彿晚宴才開始!

      在杜普蕾隨後的蘇聯以及北美演出中,也始終保持著年輕人熱戀時的興奮和期待。杜普蕾戀愛的情緒也體現在演出當中,當時的記者說:“杜普蕾演奏時充滿了狂喜的怒氣……她的頭髮像小麥穗一樣甩著,時而纏在琴軫上;琴弓在她手上像是鋸子一樣,像要把大提琴鋸成兩半般。不過她仍演奏得優雅光輝……”

      杜普蕾與巴倫伯伊姆的結合成就了一對相互愛慕的情侶,也造就了樂壇的一對名副其實的金童玉女似的神話。他們的首度公開攜手的演奏會由巴倫伯伊姆指揮英國室內管弦樂團,在皇家節日廳演奏海頓的《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他倆所迸發出來的火花震驚了全場的觀眾。1968年7月11日,杜普蕾身著一襲高貴典雅的琥珀綠色晚禮服,在林肯中心演奏海頓的《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當時的樂評家羅傑·卡恩寫道:“當她奏出裝飾音時,巴倫伯伊姆靠在指揮臺扶手上,兩腳交叉。那種姿勢道出了他對愛妻的欣賞和驕傲。有時,杜普蕾演奏完一段技巧艱深的樂段之後,她會轉過頭來向他微笑。他頷首示意之後,樂團奏出了最強音,她就接著操弓拉出了最艱難的琶音,一頭金髮隨著樂曲飄舞著,將樂曲帶入最高潮。滿場的觀眾不約而同地起身瘋狂地鼓掌。”

      1970年適逢貝多芬誕生兩百週年,杜普蕾這一整年都演奏這位作曲家的作品。在這一年之前的兩個月,各種慶典活動就已經開始。巴倫伯伊姆夫婦在卡內基廳與祖克曼一起演奏了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時尚雜誌》稱讚他們是“超級的三重奏”,還說:“魯賓斯坦、皮亞第戈夫斯基和海菲茨三人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的三重奏出現了。在舞臺上他們活像三匹活蹦亂跳的駿馬,將樂器當作極貴重的玩具來把玩。”杜普蕾與巴倫伯伊姆、祖克曼的室內樂組合由此也被傳為佳話。

      巴倫伯伊姆是一個精力旺盛富有野心的人,在結婚以前,巴倫伯伊姆就已經開始為他們日後的演奏行程預作安排,希望以後兩人可以相伴相隨,形影不離。以往他們在世界各地尚未履行的演奏合約必須依約履行,但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在一起演奏,且從蜜月的時候就開始夫唱婦隨。魯賓斯坦夫人回憶起他們在一起的日子說:“每天晚上都一起演奏。杜普蕾每晚都全身投入,直到精疲力竭為止。然後她會去游泳(我們有一個大游泳池,她喜歡游泳),晚上天氣相當暖和。她遊完泳之後,她再洗個熱水澡,消除疲勞。她上床之後,巴倫伯伊姆和我先生繼續彈琴。她拉琴的時候,一點體力都不保留。她真的全身上下都充滿音樂。”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7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60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0 11:27:48 | 顯示全部樓層
    4/4

    =========================

    也許正是這樣的投入與毫無保留的演出一直在消耗杜普蕾的身體。她不斷地應合巴倫伯伊姆的工作節奏進行世界巡演,而在倫敦,她的生活依然忙碌不堪,排練、音樂會、上電視、廣播、錄音、訪問和練習總是排得滿滿的,讓她氣都喘不過來。午飯當晚飯吃是稀鬆平常的事。杜普蕾也對朋友說:“你根本不了解!當你一到了這種水準之後就一定會這麼忙,根本就身不由己!經紀人替你這麼安排了,你不去也不行的……”就是這種不去也不行的演出生活不斷在透支著杜普蕾的生命。杜普蕾跟隨巴倫伯伊姆四處奔波演奏,她雖然不喜歡過度疲憊的生活,可是巴倫伯伊姆喜歡在排練的時候有她陪著,音樂會中也有她在場;而她也喜歡看著丈夫工作。但是那個時候,杜普蕾已經開始患病了,她經常抱怨非常疲憊,並且睡眠不夠。就像我們現在知道的,多發性硬化症已經開始侵蝕她的身體,但是這樣一個病,人們對它的了解是有限的,它很難被診斷出來,由於症狀溫和,會被誤以為是神經疲勞。

      從1971年開始,杜普蕾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糟糕。一系列難解的症狀讓她痛苦不堪(沒人知道這些症狀是源自身體還是她的心理),她經常會覺得手拿不住弓,有時候走路都成問題。杜普蕾不得不暫時停掉了幾個月的演出。不過在1971年12月,杜普蕾在沒有事先安排的情況下突然來到了EMI的錄音棚,與巴倫伯伊姆一同錄製了弗蘭克和肖邦的奏鳴曲,誰也沒有想到,這是她最後一次到訪EMI的錄音棚了。而那次錄音也成為這對夫婦最讓人動容和心醉的錄音之一。

      杜普蕾的演奏生涯雖然僅止于28歲,但是杜普蕾對古典音樂大師們的浪漫主義曲目的詮釋個個堪稱經典,她將自己完全地融入到作品當中。她在音樂中所表達出的靈魂與血肉的力量感染著每一個人。她演奏的埃爾加作品,施特勞斯的《唐吉訶德》以及德沃夏克的協奏曲都是雄辯有力的教科書式的演奏,她與巴比羅利的錄音“實現了一種連作曲者本身也會讚賞的理想”;她同切裏比達奇合作的德沃夏克協奏曲的音樂會版本是無可匹敵的。杜普蕾對舒曼的協奏曲那充滿詩意的詮釋,以及她和巴倫伯伊姆以熱情洋溢的氣質演奏的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也都是超一流水準的絕世之作。所有的這些唱片幾乎都在她最為鼎盛的四年中錄製完成,從1965年到1969年。

      不久前我與居住在倫敦的青年大提琴家秦立巍談起杜普蕾,他告訴我斯塔克和他講起的一個小故事。斯塔克與友人一起在車上的廣播中聽到20多歲的杜普蕾的演奏,朋友請斯塔克評價一下這個演奏者的技藝,當時斯塔克並不知道是杜普蕾在演奏,只是聽完之後對朋友說,照這樣的拉法她活不長,斯塔克對秦立巍說,他非常後悔自己當時說了這樣的話。我想我們都能理解斯塔克的話,以杜普蕾這樣每次都拼盡全力的演出對於她的健康是絕對有損害的。

      1973年10月,杜普蕾被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在此之後她還一直懷有重返舞臺繼續大提琴演奏的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健康狀況的惡化,這個願望漸行漸遠。多發性硬化症是一個慢性疾病,它會一點一點地侵蝕人們的身體,當杜普蕾的身體被迅速地拖跨不得不坐在輪椅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為這位曾經輝煌過的大提琴家而扼腕嘆息,但是她在幾經痛苦的掙扎後嘗試著接受這樣的現實,1976年1月,愛丁堡公爵在白金漢宮頒發英國帝國勳章(OBE)給杜普蕾,這份榮耀和讚譽使她那消沉已久的鬥志再度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曾經有三年的時間她拒絕外界一切的採訪,而如今她終於肯在公開場合侃侃而談她的病。她接受BBC電臺“今夜”節目的訪問,向觀眾道出她對未來的恐懼,以及如何努力對抗病痛,期盼能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心。杜普蕾開始試著轉移自己的愛好,她開始在教書,結識新朋友以及文學中尋找新的生活和寄託。她還收藏了許多自己的唱片,並通過聽這些唱片中自己的演奏獲得一些慰藉和鼓舞,在這些唱片當中,柴科夫斯基的鋼琴三重奏唱片(錄製于一場她同祖克曼以及巴倫伯伊姆合作演奏的音樂會),她同巴倫伯伊姆合作錄製的舒曼協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作品《寧靜的森林》的唱片是她最鍾愛的收藏。另外,杜普蕾常常會觀看克裏斯托弗·努本所拍攝的她演奏埃爾加作品的記錄影片,杜普蕾對這部影片喜愛有加,並且十分享受看著影片中的自己陶醉在埃爾加的音樂當中的樂趣,而和她一起觀看影片的朋友們則會禁不住流下眼淚,因為在影片結尾之處,在她的一個面部特寫上能夠看到滿載悲傷的表情,似乎預示著她不幸的遭遇和坎坷的生命。

      祖賓·梅塔把傑奎琳·杜普蕾的演奏生涯比作一顆劃空而過的彗星最閃亮的那一瞬,雖然短暫,卻以其非凡的光彩照亮了我們的生命,留給我們永遠不變的美麗回憶。也許有些人認為杜普蕾並不美麗,但是我卻認為她擁有遠比美麗更加動人的風采,那是一種真實、熱情的生命力,我不斷地想起影片中快樂的杜普蕾在火車上撥弄琴弦的天真笑容,也不時地想起,巴倫伯伊姆推著輪椅中的杜普蕾在黃昏中散步的畫面,在杜普蕾誕辰60週年之際,我們只能從她留給我們的一張張精彩絕倫的唱片當中,試著尋找她給世界帶來的光明和快樂。

      轉載于——傑奎琳·杜普蕾誕辰六十週年紀念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7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60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0 11:44:23 | 顯示全部樓層
    Elgar Cello Concerto ~ Jacqueline du Pre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13-7-7 17:33
  • 簽到天數: 3 天

    [LV.2]偶爾看看I

    發表於 2011-11-10 11:44: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3# touchdown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7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60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0 11:51: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ouchdown 於 2011-11-10 12:16 編輯

    杜普蕾 與 巴畢羅里 的 艾爾加 大提琴協奏曲 也是名盤 ~

    Jacqueline du Pre - Elgar cello concerto - part 1 (recording with Barbirolli)

    沒有影像 音質較好


    ============
    音樂史上最傳奇的錄音經典!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的決定版!大提琴女傑杜普蕾傳世之作!
      
    ★ TAS發燒名盤,Stereophile Record to Die for(R2D4)「拼死以求的唱片」!EMI 傳奇錄音師 Christopher Parker 在音效絕佳的 Kingsway Hall 錄製,演錄俱佳的經典作品!
      
    ★ 新版唱片聖經:「一個無可挑剔的演出又有偉大的錄音與之搭配,是 EMI 的標準作品,透明度與音質均佳。」
      
    說這張專輯是 EMI 唱片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古典音樂製作一點都不為過,它不但讓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的地位永垂不朽,更讓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成為古典樂迷必聽的經典曲目!這份錄音是在1965 年8 月19 日在倫敦著名的 Kingsway Hall 由 EMI 傳奇錄音師 Christopher Parker 所錄製,一推出就被認為是最接近作曲家精神的演奏,當時的樂評紛紛將這張專輯選為年度最佳唱片。

    =============

    只是 許多人 聽這首歌 都 故意 「快速略過」.... 會令人 流淚的 ~  

    有影像的 這個音質 稍好 .... 是 杜普蕾 巴倫波英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1-11-10 14: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快樂的 拉, 拉得很快樂 的 馬友友




    探戈大師 皮亞佐拉 的曲子
    touchdown 發表於 2011-11-8 18:35



        馬友友是我的偶像... 因為他我才學了大提琴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13-7-7 17:33
  • 簽到天數: 3 天

    [LV.2]偶爾看看I

    發表於 2012-7-18 15: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3# touchdown
    找一天來比較一下和馬友友之間的差距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2-7-18 15:34:22 | 顯示全部樓層
    巴哈 無伴奏 大提琴
    Rostropovich plays the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1
    touchdown 發表於 2011-11-8 18:22



        迷人樂章!!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17-9-20 14:49
  • 簽到天數: 1412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發表於 2012-7-18 23: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網站公告 上一條 /1 下一條

    2016/4/11

       

    操作常見問題說明   網站建議

    服務信箱 : 555club.service@gmail.com

    中華民國555CLUB安全駕駛暨社會關懷協會©2016 版權所有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