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伍德博士的花時間KEY文,您的說法都很有到位,也都很有見解,也讓小弟長了見識……
小弟無意筆戰,當然也沒那個本事與您筆戰,您對汽車的專業知識遠較CG的史丹福專欄來得精闢,只是小弟從一個單純的台灣汽車消費者的角度提供對M的一點小小意見……
售價確實是主要因素,先不談這次的開價,您知道現在M35底價多少可以賣?
開價256萬...表面上都說20-25萬折價...這是普通人買的價格....實際上206萬才是底價
新車就可以折到50萬(不要問這個價格哪來的...神秘價格)...這才是這台車的真正售價
可是如果與其開256萬...為什麼不開平實的價格吸引更多人入列?.
woodstock 發表於 2010-6-25 09:32 
正如您所提的,牌價256萬的M,折了20-25萬之後(接近3-series ,C-class 及ES水準),每個月還是只能賣6部的話…..您還是認為售價確實是主要因素??抑或是您認為降的還不夠多??
敝人愚見,即使折到50萬的神祕售價,M的銷售量還是無法高過MB,BM,L次等級車的銷售量…
而壓低售價,或開出貼近實際售價的牌價(但必須因而縮減議價空間)就能治百病嗎??過去的台灣VOLVO已經玩過一次降價遊戲,結果呢??差點完掉自己的品牌價值罷了~~
我必須再次說出心裡話,對台灣高級車準車主而言,錢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選項…
我沒說贊同數字網的小白說法,但是今天M25就算按照舊有的訂價模式,賣200-210萬是很有魅力的,M37賣250萬上下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價格,.
woodstock 發表於 2010-6-25 09:32 
恕我直言~~即使是這樣的定價,我還是很懷疑M的銷量會提升多少,所謂的”大家”的這個族群範圍可能還是侷限在與555車友氣味相投的顧客群而已…
“神祕價格”的說法是不具討論意義的,車商拉出太大的殺價空間,倒楣的還是車商本身,因為天書是很現實的,開價256,成交價206,那麼二手車價該定多少?,天書會記載多少?凱燕定了270牌價,panamera開出420萬的牌價,我只有一種感覺,過去與法拉利並列2后,招牌閃亮的stuttgart躍馬從此雙B化,另外,對二手車商而言,選配配備的多寡對二手車價而言只有些許加分效果罷了,270萬的新車,二手車該賣多少??上一代的凱燕二手車該定多少??定太高高過新凱燕的話買給誰??二手價殺太多的話品牌價值何在??我同情已經買上一代凱燕的朋友…..
定價策略是行銷之一,我相信裕隆的內部人員雖然不太會賣車(或說嚴董給的資源太少),但也不至於笨到不懂得你我都知道的所謂薄利多銷,壓低售價可以爭取到更多訂單的的道理,但事實上就個人以為,台灣這個購車範圍的消費者,跟555的車友一樣識貨懂車的人還是少數,開在路上喜歡跟他牌同級車作最多比較的除了品牌外還是價格, 這可能是有些人對不同車款之間比較的主要話題:”我的車定價比你貴,所以我的車比你好,我的能耐比你高,定價比你貴一萬也爽”,君不見不同級距的F10定價就是要比W212高一些,撇開實際折讓幅度,這還會造成一些消費心理作用的...因為華人的世界,車輛是炫耀財之一...
至於動力輸出對銷售重不重要??對超跑買家而言就是靈魂的全部,但對普羅大眾而言,300匹的馬力就像是男人的乳頭一樣……是裝飾用的……
一個品牌代理車商一旦對旗下車價作流血見骨般的低價銷售方式,只能代表兩件事:
1.賤賣品牌套現
2.準備退出市場了..
Porsche敢這樣搞,仗的是她的品牌地位……但個人認為,不是每一個廠牌都有複製她行銷策略的本錢跟實力…..
但是事實上250萬以上就是中階大型房車的天下,有多少人捨棄保時捷下單來買M37?
光看新聞每天炒作汽車到港的新聞,其實那都是車商放出來的消息,誰不知道他們五系列與E系列剛好大改款,所以到港交車的數量是七年循環之冠,所以一次到港一千台的貨輪也不足為奇...畢竟這是他們銷售的主力,也是普通人購買的
第一選擇(價格在250-300之間),
woodstock 發表於 2010-6-25 09:32 
W212已經上市快一年了(09年7月8日發表~~我的生日也是7月8日哈哈),真正爆量卻是這2-3個月的事
一千多輛並不是單一車種,BMW只佔了4百多輛(而且並不全都是F10),這樣的量其實並不奇怪,也不完全跟W212,F10改款有關…
說白了如果要買M...還不如買促銷的FX35....只因為一個上市一年就有較大的優惠...
woodstock 發表於 2010-6-25 09:32 
您的汽車科技邏輯很令人敬佩,但有時思維卻會跳動…
買M不如買FX?? 老天~~ 需求不同吧~~
您會說ㄘㄨㄚ`冰太貴不如改吃牛肉麵嗎??
G25的進口照現在的情況勢必超過175萬(大概跟G37維持25-30萬價差)...競爭力依然很薄弱
市場的定位是跑房車結果配17吋55扁平比鋁圈...偏偏敵手IS不會跑又配18吋的跑胎想走舒適房車又不上不下...這才是今天面臨的困境...相同的M也有S版可以列入...
多的配備相信令大家比較感興趣...包含後輪轉向...19吋跑胎...多活塞卡鉗...
已經都是省略掉了....
woodstock 發表於 2010-6-25 09:32 
如果常常從汽車專業的角度來回溯消費者的購車行為的話,往往會得到您無法解釋且意想不到的答案…至少在台灣會是如此…
價值跟價格是兩回事…
造車跟賣車更是天差地別……..
之前尋找代步車,在改沒力3.5Q跟G35之間搖擺不定.
後來選了W212作代步(真的是當代步用而不是關在車庫裡的,因為扣掉1個多月進廠維修,實際開了不到兩個月的哩程已經累積1萬多公里了)
為什麼捨棄3.5選1.8T??
省油,好開,安全(被廣告誤導)…….
如果從汽車專業的角度來看,捨棄3.5而就1.8T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況且MB 1.8T可是南歐亞洲專用的…
但是,為什麼台灣E-CLASS就是賣的比同價位的對手還多還貴,而且75%都是1.8T??
臺灣人窮??台灣人是傻子??
台灣高級車市,品牌價值決定一切!!
個人以為,INFINITI想要提昇銷售成績,千萬別作”降價求售”這麼沒格又殺雞取卵的事…
提昇品牌價值,讓消費者享受到預想以外的高級又貼心服務才是提昇銷售的王道!!
裕隆這次的定價策略我覺得還好而已,至少對於維護品牌價值而言是肯定的…引進2.5L產品算是終於認清市場走向,提出3年保證價購回的方式讓我想起以前的SKODA……至於結果會如何?大家拭目以待吧…
對了,等G25上市之後,咱家大蛙就準備退休了,這部分我老婆已經核准了…或許我會是第一個開箱的車友..哈哈
忙了一整天,撥空KEY了這麼多沒營養的個人偏見,希望沒傷了您的眼睛
 |